竹板歌,以叙事见长,有短、中、长篇之分。竹板歌说唱,包括唱词、曲调、表演道具、表演形式等四个方面。唱词每首为五句,每句七个字,一、二、四、五押韵,习惯运用尾驳尾合韵,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。有其独特的曲调,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平板、哭板、欢板、拖板、吊腔等基本唱腔,或快或慢或高或低,全由说唱艺人灵活运用。表演道具是四块竹板(每块竹板约宽1寸长6寸,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),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节拍。表演形式由单人表演,发展至双人多人表演,由独唱发展至对唱、小组唱、表演唱、弹唱等形式。
竹板歌的发祥地在兴宁,流行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据清末著名梅籍诗人黄遵宪在《山歌》一文中记述“又有乞儿歌,沿门拍板,为兴宁人所独擅长”,足以说明竹板歌首先在兴宁兴起,是梅州地区最早流传的地方。兴宁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,东江、韩江上游,东连平远县、梅县,南邻丰顺县、梅县,西接五华县、龙川县,北与江西省寻邬县毗邻,是粤赣闽三省陆路交通枢纽,是粤东地区商品集散地。兴宁是粤东北山丘地带,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,兴宁的文化(从语言,风俗习惯,文化艺术,饮食,民居,信仰到客家意识)都具有浓郁的客家地方特色,兴宁全部使用客家方言,群众喜欢唱客家山歌。
竹板歌是由四句“古文”竹板歌嬗变而来。清朝时期,四句“古文”竹板歌由赣南地区最早传入兴宁,逐渐向五句体过渡,所押声韵与兴宁话语音相同。不同时代兴宁有一些竹板歌演唱代表性传承人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,兴宁民间艺人创办“忠义堂”,专门培训五句板民间说唱艺人,使竹板歌演唱活动逐渐开展。大革命时期,兴宁的革命先辈用竹板歌宣传革命道理,抗日战争时期,兴宁的革命工作者用竹板歌宣传群众抗日。解放后,竹板歌说唱进一步铺开,专业、业余文艺工作者从中创造出多种表演艺术形式,为文艺舞台增彩添辉,深受广大群众喜爱。改革开放以后,竹板歌演唱活动更为活跃,民间艺人和文艺团体积极编创竹板歌节目,深入城乡广为演唱并在各个文艺晚会演出,一些竹板歌演唱人员还到本省各地以及香港、澳门、马来西亚、泰国、印尼等地表演。兴宁的竹板歌唱上了广州、北京,1959年《新旧对比地隔天》参加省文艺汇演,1972年《晒衣场上》获梅县地区文艺汇演一等奖,并参加省文艺调演,1976年《春催杜鹃》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,1981年《张郎休妻》获梅县地区中秋赛歌会说唱比赛优秀奖;1982年《骨肉情》参加梅县地区民间艺术汇演。2003年《好梦成真今朝圆》获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铜奖、特色奖,有一大批演唱作品被录制成影牒片发行。